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。辄:就;咎:怪罪,处分。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。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往往获罪。出自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成语出处【典故】:
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"宫市"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上一篇:金琥仙人球
下一篇:rex是什么意思
相关文章
青花瓷简笔画
06月21日
网线4根线接法
烧死
70c
台湾新北市
馫是什么意思
最新文章
余立侍左右
蓄势是什么意思
王八绿豆
安逸什么意思
六个字
指甲是什么物质
热门文章
行人莫问当年事
最渣的星座女
谕儿书
营养米
什么是人生观
鹅怎么分辨公母